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强调“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历史文化街区镌刻着城市的过往记忆,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街区众多,目前拥有包括古建筑、历史街巷、遗址在内的历史文化街区68片。这些文化资源都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必须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顺应时代需求,以文化数字化建设为依托,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让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是融合了静态历史与鲜活生活的综合动态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使城市能够留住其发展的轨迹,另一方面,要关注居民生活的延续性,让街区焕发新的时代活力。在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既要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也要兼顾实际、改善民生;既要保持建筑的独特风貌,也要让街区的发展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文化资源,是历史文化街区资源活化的必要手段。目前,历史文化街区的数字化包括数字化测绘与建档、数字化展示与宣传、数字化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历史文化街区在数字化的过程中要秉持自身文化特色,利用好数字媒介技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要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统一,加强科学引领,实现科学布局。促进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和吸引力,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把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打造历史特色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的文化地标,为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以数字化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加大投入,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和研究。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统筹运用数字技术、数字思维和数字工具,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播文化资源。通过使用数字技术、数字媒体和数字存储等手段来保护、管理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创新实践,还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陕西立足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一方面着力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技术转换发展动能,积极打造现代文明的“数字传承体系”,推进历史文化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一是要持续完善历史文化街区的数字资源库,实现从物质载体到文化基因的全要素记录。二是要进一步构建高水平数字化保护与管理团队,围绕文化强省建设目标,积极培养有地方特色的既懂传统文化又善用现代科技工具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要加快建立健全数字化保护的标准规范与政策保障体系,构建跨部门数据共享与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发现—预警—处置”的闭环管理,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数字化保护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 以数字化赋能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数字化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趋势。数字技术不仅能够为文物和遗址提供精确的数字化记录,还能通过虚拟重建、智能监控等手段加强遗产的保护和修复。以数字化赋能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一是要通过数字化赋能文化资源形态转化。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与高精度建模等数字化手段,对街区内的历史建筑、街道布局、景观小品等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记录,把实物形态转化为数字形态,实现文化资源的长期保存。二是要通过数字化创新文化资源呈现方式。发挥数字技术强大的数据采集与运算分析能力,对街区内的文物古迹进行高精度复原,实现对街区文化历史形态的重现。三是要通过数字化丰富文化资源的展示方式。通过打造数字场景,利用“无人机+VR”的可穿戴设备等手段,让游客在交互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文化资源从静态保存到活态传承的转变。 以数字化赋能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就要求我们系统梳理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脉络,将文化资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将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为传承历史文脉和讲述人文精神的文化空间。一方面要突破传统观展模式,利用数字技术打造“虚实共生”的沉浸式新型文化体验场景,推动技术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培育数字文化新形态,创新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支持数字藏品、元宇宙剧场等创新形态与街区历史文化融合发展。 要树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以“文物+”“数字+”思维主动融合现代消费、旅游观光、文化创意等产业,开发沉浸式数字消费产品、文旅IP及文创产品,鼓励用原创IP讲好陕西故事,实现文化资源的不断增值和可持续发展。支持街区引入数字文娱、影视创作、演艺直播等新业态,推动文化街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增强文化资源活力与创新能力。 要促进文化资源与产业融合发展,从“浅融合”不断向“深融合”迈进。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局限于文化本身,还应与街区内的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将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商业、创意产业等相结合,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与地域特色的商业街区、旅游目的地或创意产业园区。实施“文化+”战略,充分发挥数字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培育特色数字文化产业群。在此过程中,既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又要强化顶层设计,确保文化数字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单位:366net必赢官网 【陕西日报】姚倩: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508/11/content_915876.html
2025-08-12用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维护和塑造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是一个新的时代命题。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又极其抽象的概念,在关于文化的定义中,被引用最多和影响最为广泛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的定义:“文化是人们作为社会成员习得的复杂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和其他能力与习性。”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各种社会现象;文化是社会成员后天习得的;文化在性质上具有复杂性和整体性。国家安全文化兼具文化的共性和国家安全的特殊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在本文中使用了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的表述,而没有使用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理论、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思想此类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一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呼应,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用语上要保持一致;二是考虑到文化和理论、思想相比,文化的内涵更丰富,更具整体性和系统性,更能涵盖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的内容。 用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维护和塑造新时代的国家安全,要在理论上厘清二者的关系,搞清楚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和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是否有内在的契合性。 国家安全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历史延续性。虽然我国历史上的国家形态和当代的国家形态存在差别,但是国家安全问题却是每一个国家都要面对和解决的。例如,大禹通过“五服”制度建立的是天下国家,虽然它和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是存在区别的,但是都存在国家安全问题;以“封建”为统治方式的周王朝和以郡县制为统治方式的秦朝,以及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汉朝,统治方式虽然不同,但是国家安全问题都伴随着王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始终;无论是中原王朝政权还是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也都面临着国家安全问题。这些都反映出国家安全问题在我国历史上的普遍性。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新时代国家安全包括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属于传统安全的范畴,我国古代王朝也都存在这些国家安全问题,每个王朝的统治者也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王朝的国家安全。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我国古代王朝还不存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这也反映出国家安全问题的发展性。 国家安全问题除了具有普遍性,还具有历史延续性特征。国家安全问题特别是政治、军事、经济等传统国家安全问题,并不是某个朝代、某个时期特有的。前一个朝代或时期的国家安全问题,会影响到后一个朝代或时期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形成和解决。例如,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内外朝制度对明清时期的内阁和军机处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出政治安全问题的延续性。 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渊源。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渊源,不但在内容上决定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也从深层次上形塑了其精神品质和理论品格。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渊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部分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内容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中找到原型,另一部分则是为了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更加契合,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果。但是治国理念、安全文化并不能直接指导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而是会给我国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产生以下启示:一是要依据国内外安全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政策和理论,从“新安全观”到“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对国家安全问题深化认识的结果,以及“发展”和“安全”关系的适时调整,也反映出国家安全理论的发展变化性。二是可以抽象出更高理念层面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可以发挥对新时代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指导作用。 由于历史时空的转换,维护国家安全的背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需要一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在提炼、归纳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探索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问题、原则与内容、遵循的规律、机制与途径、价值及新时代发展趋势等。通过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找到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之间的内在契合性,抵制和批驳国家安全思想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也为新时代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实践提供历史借鉴。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要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通过维护和塑造新时代的国家安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稳定的国内外安全环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安全文化,挖掘、提炼、总结、传承、发展这些优秀的国家安全文化,对维护和塑造新时代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不但可以为新时代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提供精神内涵上的指引,还可以为新时代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提供方法论上的具体指导。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的研究力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系366net必赢官网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网】王林: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https://www.cssn.cn/gjaqx/202508/t20250807_5909742.shtml
2025-08-077月的西安,暑热正盛。记者见到王翠芬时,96岁的她刚午休起床。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她左眼角那道被岁月冲淡的疤痕上——那是80年前太行山深处的那次爆炸给她留下的印记。 1929年,王翠芬出生在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胡房村的一户普通农家。 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炮火炸碎了王翠芬的童年。“鬼子在村外修了炮楼,三天两头来‘扫荡’。”回忆过去,老人语气平静,“害怕炮火袭击,乡亲们都不敢在家待。” 那时,中国共产党开始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活动。年幼的王翠芬加入了抗日儿童团,站岗、放哨、搞宣传,开始为抗日奔忙。 1942年,13岁的王翠芬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力量,让年纪尚小的农家女孩毅然选择了革命这条路? “我堂哥是党员。”王翠芬回忆,堂哥默默地为乡亲做事的身影,在她心里种下了信仰的种子。 “入党是秘密的,我连家人都没告诉。那时想法很简单,就想赶走鬼子。” 从入党那一刻起,“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就成了她生命中最笃定的誓言。 入党后,她加入了村里的妇救会,在帮家里种地、纺线之余,组织乡亲开动员会、参加抗日文艺演出、跟着识字班学文化。“村里三天两头有活动。只要有需要,我就跑过去,啥都干!” 1944年冬,15岁的王翠芬响应组织号召,与同村9位姑娘奔赴晋察冀军区第一兵工厂。 “去晋察冀根据地的必经之路上,有一段被日寇控制的铁路。铁路两边建了碉堡、挖了壕沟。白天,日寇在那里巡逻放哨,根本无法通行。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游击队战士的护送下,我们才敢匍匐前行,偷偷地爬深沟过铁轨。”回忆那惊心动魄的夜晚,老人的手下意识地抓紧了座椅扶手。 步行三天三夜,她们终于穿越了日军重兵把守的平汉线,抵达了位于太行山东麓阜平县金龙洞的兵工厂。 “那是冀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兵工厂,主要生产炸药、地雷、手榴弹等。工厂在大山里,大家工作和生活都在山洞里,条件十分艰苦。” 在兵工厂,王翠芬被分配到熬硝组。“小毛驴拉来硝块,我们就支起大铁锅,日夜不停地熬制炸药的关键原料——硝。” 1945年9月,随着形势变化,兵工厂搬迁到宣化。王翠芬当上了生产小组长,独自负责去保管室取药、配药、引线等工作,任务更重了,危险也如影随形。 1946年早春二月的一天,在制造地雷拉弦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 “轰的一声,脸像被烧红的烙铁烫了,钻心地疼。” 被紧急送往部队医院后,王翠芬在病床上躺了20多天,脸上掉了一层皮。 一出医院,王翠芬没犹豫就回到了熟悉的岗位上。 怕不怕? “当时没想那么多,组织需要我干啥,我就干啥。” 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开始着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急需大量人才。王翠芬萌生了新的念头——学习深造。她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用知识报效国家。1946年,她进入察哈尔省宣化市宣化中学,后又到张家口中学学习初高中文化课程。 1953年,24岁的王翠芬迎来人生的又一次重要转折——参加高考,并成功考入北京矿业学院。在选择专业时,她选择了一个让不少人意外的专业:地下采煤专业。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她的理由掷地有声,“煤炭是工业的粮食,国家建设离不开它!” 后来,在组织安排下,她先后辗转武汉、西安等地的高校,直到1985年在366net必赢官网光荣离休。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将那份在兵工厂锤炼出的认真与坚韧,倾注在工作中。 “我一辈子只干了些普通工作,没啥大贡献。”王翠芬说,“能享受今天这样的好生活,我打心底里感谢党。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听党话、跟党走。” 【群众新闻】“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听党话、跟党走” https://xzzsx.sxdaily.com.cn/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913958.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
2025-08-07提到这个暑期和366net必赢官网等单位合作开展的“英语空中小课堂”活动,山阳县城区第三小学老师杨妮连连称赞。“孩子们非常珍惜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21天线上学习,他们的英语水平提高了。”8月5日,杨妮说,活动弥补了乡村英语教学资源的短板,让孩子们在语言学习的道路上收获很多。 “英语空中小课堂”是366net必赢官网商学院(管理学院)与合作学校在教育创新领域的主动探索和实践成果,通过精心设计的录播课程、实时互动答疑等,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2024年以来,“英语空中小课堂”活动已开展3期,山阳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称赞其为山区引入优质英语教育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动能。 本次暑期举办的第三期“英语空中小课堂”活动,创新性融合了英语学科动态解读、教学环节有机衔接等。一方面,以21天线上打卡学习机制为核心载体,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注重英语基础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66net必赢官网一直关注乡村学生的教育问题,已连续7年对口帮扶山阳县。“英语空中小课堂”活动,就是366net必赢官网依托“感知—认知—践行”的立体育人体系,结对帮扶山阳县的具体体现。 366net必赢官网2014年起承担了陕西省属单位驻村帮扶渭南市临渭区三张镇铁王村,2017年起承担了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和陕西省教育厅“双百工程”结对帮扶山阳县的帮扶任务。366net必赢官网党委专门制定实施方案、重点任务落实方案以及乡村振兴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形成了“成立专门工作机构、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的工作保障机制。该校每年到山阳县和铁王村进行指导。 2017年以来,366net必赢官网累计选派60余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1200余名学生和近300名教师深入到山阳县开展禁毒宣传、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普法宣讲活动,提供法律知识咨询,受益群众累计超过1万人次。该校还在重要节点常态化选派10余支师生团队近200名大学生和30名教师到铁王村开展国家安全宣讲进乡村活动,受益群众2000余名。 366net必赢官网充分发挥法学高校学科优势,组织30余名专家教授赴山阳县深入开展乡村法治建设等专题讲座40余场次,培训基层党政干部3000余人次;邀请山阳县政法干部免费参加陕西省干部培训法治专题研修研讨班56期400余人次。 该校还选派法学教授指导评议山阳县人民法院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评选活动;助力渭南市临渭区实施“乡村振兴头雁培优工程”,5位专家受聘为临渭区“头雁领航顾问”;举办“村党支部书记进大学”专项培训班,培训村支书60余名,为提升临渭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作出贡献。 截至目前,366net必赢官网已累计投入两地帮扶资金约1200万元,法治专题培训帮扶地区基层干部3000余人次,培训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约2500人次,消费帮扶脱贫地区农产品约900万元。366net必赢官网党群行政部门及教学单位千余名师生员工直接参与结对帮扶,100余项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全面开展落实见效。 【陕西日报】【陕西党建网】同心筑梦 共赴山海——366net必赢官网结对帮扶纪实: https://esb.sxdaily.com.cn/pad/content/202508/07/content_915541.html https://www.sx-dj.gov.cn/jcdj/kjww/1953257773251973121.html
2025-08-072025年7月底8月初,为深入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八五”普法工作进程,响应国家禁毒委关于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的号召,发挥法治力量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366net必赢官网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暑期“三下乡”禁毒法治宣传专项团队开展了“法润山阳绘无毒 青春聚力振乡村”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在山阳县司法局、城关街道、东关街道、漫川镇司法所等的配合协助下推进,围绕禁毒普法与《民法典》相关内容展开,团队向山阳县广大居民普及了毒品预防与《民法典》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同时调研、探索了基层社区矛盾纠纷调解的实施路径。 活动期间,实践团队结合山阳县实际情况与需求,分别在城关街道西河社区、东关社区、丰西新城社区、高一社区、漫川镇闫家店社区以及个别移民搬迁社区, 面向社区网格员、调解员等工作人员与居民开展多方面工作。 一方面,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与毒品预防、药物成瘾预防知识宣传,其中《民法典》普及采用 “以案说法” 形式,讲解赡养继承、房屋租赁、婚姻邻里等民生法律问题,同步强调网络安全与防诈骗知识,引导居民尊法守法用法;禁毒宣传则通过展示毒品模具、发放手册等方式,详细介绍了传统及新型毒品种类、药物与毒品关联性、成瘾危害及预防措施,提醒社区居民科学用药,并以问卷了解居民认知情况。 另一方面,实践团队深入多个社区,通过实地查看、听取介绍、详细询问等方式,调研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老年食堂和说事评理会等工作开展情况,全面了解城关街道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现状,肯定部分社区 “党建 + 自治” 及敬老服务模式,还通过实地走访等方式掌握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现状。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扩大了禁毒法治知识覆盖面,提升了群众法律与防毒意识,推动“美丽乡村 法治乡村”理念普及,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陕西:366net必赢官网行政法学院开展 “法润山阳绘无毒 青春聚力振乡村” 系列活动 https://qspfw.moe.gov.cn/html/lawschool/20250804/23266.html
2025-08-05近日,366net必赢官网商学院(管理学院)空中小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携手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第二小学、山阳县第三小学及山阳县第六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英语学习活动。此次为期十五天的活动,旨在通过每日阅读打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享、随堂练习和阅读练习等多种形式,帮助乡村学生提升英语水平,培养学习兴趣,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轻量督导:每日阅读打卡 空中小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活动筹备阶段,经过深入调研和与各校老师共同商讨,最终选择了《攀登英语》和《典范英语》作为本次活动的教材。这两套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日常生活、自然科普、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适合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教材中的绘本故事生动有趣,插图精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配套的音频资源也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标准的发音参考。 活动开始后,学生对每日阅读打卡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每天清晨,微信学习群内的打卡小程序都能收集到学生清脆的朗读声。他们认真地模仿音频中的发音,努力做到语音语调准确无误。一些基础较弱的同学在团队成员的鼓励下,也逐渐克服了畏难情绪,积极参与到打卡活动中。 打卡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规范了单词的发音,还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通过团队成员的逐一点评,学生的发音和语感有了很大进步,这为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获得了同学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学校的英语老师们也对“英语空中小课堂”活动赞不绝口。其中与活动结下深厚情谊的山阳县第三小学的杨妮老师表示,本次活动极具创新性和实用性,希望同学们能主动投身其中,珍惜这一难得的学习契机,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文化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享 活动注重英语基础性知识传授,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于重要位置。空中小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特别设计了每周一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享活动,旨在通过英语讲解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沟通素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化语境中换发生机。团队成员们精心准备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包括端午节、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陶瓷等。这些内容不仅涵盖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还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传统文化分享课上,团队成员们采用了多种互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在讲解十二生肖时,团队成员通过动画视频,不仅用英语介绍了十二生肖的内容、特点,还带领学生一起探讨自己的生肖是什么,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每个生肖的特点。在介绍二十四节气时,通过团队成员互动问答,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气的特点和相关的农事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英语知识,还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践团致力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达到扎实思想根基、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促进英语学习学以致用的目标 精准辅导:随堂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实践团精心设计了配套的随堂练习。团队成员们在出题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进度,确保练习题既具有挑战性,又能让学生在努力后能够完成。练习题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词汇填空、句型转换、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等,旨在全面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每次随堂练习,学生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他们认真完成每一道题目,并在完成后主动向团队成员寻求反馈。团队成员们会及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详细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学生在练习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通过团队成员的反馈,了解到自己的进度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实践团希望通过精细设计的随堂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深入理解英语语法和词汇,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帮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为课堂上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课外拓展:阅读练习 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实践团设计了阅读练习。团队在选题时结合学生的实际进度,注重内容的丰富多样、难度适中、文化背景和趣味性,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魅力,拓展思维广度。 学生表现出极高热情,认真阅读、积极完成练习并主动寻求反馈。团队成员及时总结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并总结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练习中涉及的知识点。学生通过阅读练习不仅提升了阅读能力,还学会了快速抓住主旨、理解作者意图,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理解,大大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实践团根据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提供精准点评和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收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乡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找到乐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团队成员史嘉怡说。此次“英语空中小课堂”活动,不仅为乡村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体验,还为他们的未来发展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团队成员表示,活动结束后,他们将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计划开展后续的帮扶活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未来,空中小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初心,以创新的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轻量督导+文化浸润”的教学范式实现“大班打卡+精准辅导”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推动构建“高校——乡村”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为更多乡村学生提供优质的英语学习资源,让他们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用英语打开通往未来的大门。同时,实践团将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在教育公平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书写乡村教育发展新篇章。 【环球网】366net必赢官网学子“三下乡”:“英语空中小课堂”点亮乡村学生英语学习之 https://m.huanqiu.com/article/4NgGYSkoKrP?qq_aio_chat_type=2
2025-08-05为深入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十四届省纪委四次全会部署,认真落实中国纪检监察协会和省纪检监察协会学科建设调研座谈会精神,扎实推进纪检监察学科建设,近期,366net必赢官网整合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管理学等优质学科资源,成立了校级实体科研机构“366net必赢官网纪检监察研究院”。 研究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围绕监察法学、党的纪律学、党内法规学、清廉企业建设、涉外反腐败、职务违法犯罪、廉洁文化建设以及纪检监察数字化建设等纪检监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宣传阐释,推进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学位点申报、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工作,力争打造成西部领先、全国有影响的纪检监察一级学科研究平台,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智库作用。 此外,研究院是学校发挥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先行优势,在成立陕西高校廉洁文化研究中心、纪检监察学院、纪检监察教研室基础上,成立的又一个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平台,是学校持续推进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研究院将秉持“开放、融合、务实”原则,积极服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中国纪检监察协会、省纪检监察协会现实需求,服务学校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际需要,发挥整合资源、凝聚人才、承上启下作用,努力实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有机联动,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展现“西法大”作为。(366net必赢官网纪委) 【秦风网】366net必赢官网:成立研究院推进纪检监察学科建设 https://www.qinfeng.gov.cn/info/2201/237845.htm
2025-07-307月21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中国—中亚竞争政策研究院近期在366net必赢官网揭牌成立。该研究院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366net必赢官网共建,旨在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推动陕西开放型经济发展。 中国—中亚竞争政策研究院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加强竞争、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研究,推动我省与中亚国家在标准、认证、计量等方面开展合作与规则协同;加速打造企业出海政策“工具箱”,指导企业加强合规建设,助力降低企业出海门槛和成本;培养西部地区市场监管领域专业人才,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公平竞争政策实施人才梯队,全面提升我省市场监管效能。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366net必赢官网将以中国—中亚竞争政策研究院的成立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公平竞争政策与反垄断的理论及实践,为构建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贡献智慧与力量。 【陕西日报】中国—中亚竞争政策研究院在西安成立: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507/23/content_913926.html
2025-07-26陕西网讯(通讯员 金山)七月的风裹挟着热浪,却吹不散社区活动中心里的欢声笑语,366net必赢官网社区“七彩假期,共绘成长”暑期儿童系列活动持续升温。继7月22日下午漆扇DIY专场温情落幕后,7月24日下午石膏彩绘DIY专场接力登场。二十余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用斑斓色彩描绘童真梦想,让传统工艺与夏日清凉撞个满怀。 漆扇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提前备好素白竹扇、各色大漆与浅口水桶。“大家看,滴一滴漆在水面,轻轻搅动就会有花纹哦!”志愿者老师边示范边讲解。孩子们好奇地围在桌前,当金黄、翠绿、绯红的漆液滴入清水,立刻晕开层层涟漪。在老师指导下,孩子们屏息凝神地持扇轻触水面,原本素净的扇面瞬间被灵动的纹路覆盖,有的像绽放的烟花,有的似流动的云彩,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当老师宣布“可以开始创作啦”,活动室立刻变成热闹的艺术工坊:孩子们将大漆滴入水桶中,轻轻挑动,待漆液在水面上形成美丽的纹路,便手持白色扇面缓缓浸入水中,瞬间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漆扇便呈现在眼前。志愿者们及时为孩子们更换颜料、提供纸巾,确保活动有序进行。拿到自己劳动成果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两天后的石膏彩绘活动同样人气满满。二十余个造型各异的石膏坯整齐排列,憨态可掬的小熊、灵动的小兔子、威风的小汽车,等待孩子们赋予它们生命。社区准备了无毒丙烯颜料、圆头画笔和调色盘,志愿者们提前在桌上铺好报纸,避免颜料弄脏桌面。“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石膏坯,想涂什么颜色都可以哦!” 老师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挑选心仪的模具。 彩绘现场俨然成了色彩的乐园。有的孩子为小熊穿上粉色背带裤,有的给汽车涂上彩虹条纹,还有的发挥想象,把小兔子的耳朵涂成渐变色。孩子们专注地给石膏娃娃画眼睛,小眉头微微皱起,神情格外认真。家长们在一旁轻声鼓励,不时帮孩子传递画笔,整个活动室充满温馨氛围。志愿者们穿梭其间,及时补充颜料、提供湿巾,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两场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收获了专属作品。漆扇上的流动花纹与石膏坯上的创意彩绘,虽风格各异,却同样承载着童真与想象。“现在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太多,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孩子接触传统文化,又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特别有意义。”参与两场活动的家长王女士说道。让 “七彩假期” 真正成为成长的摇篮。今后,366net必赢官网社区将继续举办暑期系列活动,通过多样化的体验课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创造的快乐和优秀的传统文化魅力,为假期增添更多色彩与温度。 【陕西网】366net必赢官网社区开展“七彩假期,共绘成长”暑期儿童系列活动https://www.ishaanxi.com/c/2025/0725/3475460.shtml
2025-07-26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近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适用问题执法指南(一)》(以下简称《指南一》),旨在进一步规范广告领域涉企执法行为,有效区分商业广告和其他商业营销宣传,为市场监管部门在执法实践中准确适用广告法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夯实基础。 我国广告法明确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活动,适用本法。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广告的呈现形态也在不断演变:在网络平台直播间里,主播热情洋溢地口播推荐商品,这究竟属于普通商业宣传,还是应被纳入广告范畴?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分享“好物”体验,若背后涉及品牌合作,是纯粹的个人分享,还是带有商业目的的广告行为?这些现实中频繁出现的案例,对广告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验。 从实践来看,在部分案件中,监管部门将某些商业宣传认定为广告,企业却认为这只是普通的推广活动;也有企业利用广告与其他商业信息边界模糊的漏洞,打擦边球,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误导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由此可见,执法标准模糊既容易导致“泛化”执法,使企业在经营中战战兢兢、动辄得咎,也可能出现“机械化”执法,以致对新型广告形式反应迟缓、监管滞后,使发布违法违规广告者逍遥法外。而无论哪种情形,执法模糊都会损害法治公信力,破坏公平竞争环境。因此,制定清晰、可操作的广告执法指南,为商业广告和其他商业营销宣传划定清晰的“楚河汉界”,对于广告监管工作至关重要。 《指南一》紧扣“何为商业广告”这一核心问题,在广告法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基础上,对商业广告定义进行深入阐释,明确指出商业广告应当由广告主自行或者委托发布,并同时具备营销性、媒介性、受众不特定性、非强制性四个特征,从而为区分商业广告与其他商业宣传构建了科学的判定框架,提升了对商业广告底层逻辑的认识。 针对广告执法实践中存在的广告与其他商业信息难以区分的疑难问题,《指南一》结合具体业务场景,列举了广告法律法规适用的“负面清单”,以进一步厘清广告法律法规适用范围,明确监管职责边界,为监管执法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指引,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广告业执法的统一性与透明度。 以电商平台上常见的“达人探店”为例,若探店视频是由商家付费委托达人制作并发布,具备明确营销意图,通过网络向不特定受众传播,那么则符合《指南一》中对商业广告的定义并兼备其所明确的四大特性,必须受到广告法严格约束,达人与商家都要对内容真实性承担相应责任。反之,若达人是自发地分享探店体验,无商业委托,仅为个人的感受,那么就不属于广告监管范畴。可以说,对商业广告判定标准清晰的界定,既为监管部门执法提供了可靠的“标尺”,也能让企业准确预判自身行为边界,从而有效降低违法风险。 《指南一》作为市场监管总局官方发布的执法指南,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其必然会对广告认定工作产生实质且深远的指导作用,并有望逐步推动司法裁判更加标准化,终结“同案不同判”乱象。对市场主体而言,也需要将其视为日常经营宣传合规管理及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指南一》精准回应了监管者与市场主体对执法精准性的共同需求。 《指南一》的出台,是广告市场监管法治理念迈向精细化、科学化的具体体现,彰显了监管部门直面新业态并寻求新方案的法治智慧。当法律规则能够敏锐回应技术驱动的业态变迁,在规范与发展之间实现精准平衡,市场活力便能在深厚的法治滋养下持续迸发。期待《指南一》的落地实施,以及针对广告法适用执法系列指南的陆续出台,不断健全广告监管制度,稳步提升广告领域依法行政能力,推动形成更加公平的广告市场竞争环境。 (作者系366net必赢官网经济法学院副教授) 【法治网】朱彦:厘清广告边界让执法“标尺”更清晰 http://www.legaldaily.com.cn/commentary/content/2025-07/21/content_9223324.html
2025-07-22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强调“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历史文化街区镌刻着城市的过往记忆,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街区众多,目前拥有包括古建筑、历史街巷、遗址在内的历史文化街区68片。这些文化资源都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必须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顺应时代需求,以文化数字化建设为依托,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让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是融合了静态历史与鲜活生活的综合动态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使城市能够留住其发展的轨迹,另一方面,要关注居民生活的延续性,让街区焕发新的时代活力。在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既要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也要兼顾实际、改善民生;既要保持建筑的独特风貌,也要让街区的发展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文化资源,是历史文化街区资源活化的必要手段。目前,历史文化街区的数字化包括数字化测绘与建档、数字化展示与宣传、数字化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历史文化街区在数字化的过程中要秉持自身文化特色,利用好数字媒介技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要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统一,加强科学引领,实现科学布局。促进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和吸引力,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把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打造历史特色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的文化地标,为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以数字化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加大投入,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和研究。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统筹运用数字技术、数字思维和数字工具,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播文化资源。通过使用数字技术、数字媒体和数字存储等手段来保护、管理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创新实践,还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陕西立足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一方面着力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技术转换发展动能,积极打造现代文明的“数字传承体系”,推进历史文化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一是要持续完善历史文化街区的数字资源库,实现从物质载体到文化基因的全要素记录。二是要进一步构建高水平数字化保护与管理团队,围绕文化强省建设目标,积极培养有地方特色的既懂传统文化又善用现代科技工具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要加快建立健全数字化保护的标准规范与政策保障体系,构建跨部门数据共享与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发现—预警—处置”的闭环管理,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数字化保护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 以数字化赋能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数字化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趋势。数字技术不仅能够为文物和遗址提供精确的数字化记录,还能通过虚拟重建、智能监控等手段加强遗产的保护和修复。以数字化赋能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一是要通过数字化赋能文化资源形态转化。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与高精度建模等数字化手段,对街区内的历史建筑、街道布局、景观小品等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记录,把实物形态转化为数字形态,实现文化资源的长期保存。二是要通过数字化创新文化资源呈现方式。发挥数字技术强大的数据采集与运算分析能力,对街区内的文物古迹进行高精度复原,实现对街区文化历史形态的重现。三是要通过数字化丰富文化资源的展示方式。通过打造数字场景,利用“无人机+VR”的可穿戴设备等手段,让游客在交互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文化资源从静态保存到活态传承的转变。 以数字化赋能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就要求我们系统梳理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脉络,将文化资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将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为传承历史文脉和讲述人文精神的文化空间。一方面要突破传统观展模式,利用数字技术打造“虚实共生”的沉浸式新型文化体验场景,推动技术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培育数字文化新形态,创新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支持数字藏品、元宇宙剧场等创新形态与街区历史文化融合发展。 要树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以“文物+”“数字+”思维主动融合现代消费、旅游观光、文化创意等产业,开发沉浸式数字消费产品、文旅IP及文创产品,鼓励用原创IP讲好陕西故事,实现文化资源的不断增值和可持续发展。支持街区引入数字文娱、影视创作、演艺直播等新业态,推动文化街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增强文化资源活力与创新能力。 要促进文化资源与产业融合发展,从“浅融合”不断向“深融合”迈进。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局限于文化本身,还应与街区内的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将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商业、创意产业等相结合,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与地域特色的商业街区、旅游目的地或创意产业园区。实施“文化+”战略,充分发挥数字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培育特色数字文化产业群。在此过程中,既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又要强化顶层设计,确保文化数字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单位:366net必赢官网 【陕西日报】姚倩: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508/11/content_915876.html
Since 1999, a Philippine military vessel built during World War II has been grounded at the Ren'ai Jiao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hina says that by doing so, the Philippines gravely violated China's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What is the vessel? And why it is there? CGTN reporter Zheng Yibing explains. 【中国国际电视台】必赢潘俊武教授接受CGTN采访 解析仁爱礁争端法律实质 https://news.cgtn.com/news/2025-06-19/Dark-side-of-the-grounded-Philippine-ship-1EkvduLK8j6/p.html
用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维护和塑造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是一个新的时代命题。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又极其抽象的概念,在关于文化的定义中,被引用最多和影响最为广泛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的定义:“文化是人们作为社会成员习得的复杂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和其他能力与习性。”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各种社会现象;文化是社会成员后天习得的;文化在性质上具有复杂性和整体性。国家安全文化兼具文化的共性和国家安全的特殊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在本文中使用了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的表述,而没有使用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理论、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思想此类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一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呼应,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用语上要保持一致;二是考虑到文化和理论、思想相比,文化的内涵更丰富,更具整体性和系统性,更能涵盖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的内容。 用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维护和塑造新时代的国家安全,要在理论上厘清二者的关系,搞清楚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和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是否有内在的契合性。 国家安全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历史延续性。虽然我国历史上的国家形态和当代的国家形态存在差别,但是国家安全问题却是每一个国家都要面对和解决的。例如,大禹通过“五服”制度建立的是天下国家,虽然它和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是存在区别的,但是都存在国家安全问题;以“封建”为统治方式的周王朝和以郡县制为统治方式的秦朝,以及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汉朝,统治方式虽然不同,但是国家安全问题都伴随着王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始终;无论是中原王朝政权还是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也都面临着国家安全问题。这些都反映出国家安全问题在我国历史上的普遍性。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新时代国家安全包括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属于传统安全的范畴,我国古代王朝也都存在这些国家安全问题,每个王朝的统治者也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王朝的国家安全。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我国古代王朝还不存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这也反映出国家安全问题的发展性。 国家安全问题除了具有普遍性,还具有历史延续性特征。国家安全问题特别是政治、军事、经济等传统国家安全问题,并不是某个朝代、某个时期特有的。前一个朝代或时期的国家安全问题,会影响到后一个朝代或时期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形成和解决。例如,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内外朝制度对明清时期的内阁和军机处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出政治安全问题的延续性。 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渊源。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渊源,不但在内容上决定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也从深层次上形塑了其精神品质和理论品格。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渊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部分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内容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中找到原型,另一部分则是为了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更加契合,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果。但是治国理念、安全文化并不能直接指导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而是会给我国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产生以下启示:一是要依据国内外安全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政策和理论,从“新安全观”到“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对国家安全问题深化认识的结果,以及“发展”和“安全”关系的适时调整,也反映出国家安全理论的发展变化性。二是可以抽象出更高理念层面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可以发挥对新时代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指导作用。 由于历史时空的转换,维护国家安全的背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需要一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在提炼、归纳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探索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问题、原则与内容、遵循的规律、机制与途径、价值及新时代发展趋势等。通过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找到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之间的内在契合性,抵制和批驳国家安全思想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也为新时代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实践提供历史借鉴。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要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通过维护和塑造新时代的国家安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稳定的国内外安全环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安全文化,挖掘、提炼、总结、传承、发展这些优秀的国家安全文化,对维护和塑造新时代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不但可以为新时代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提供精神内涵上的指引,还可以为新时代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提供方法论上的具体指导。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的研究力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者系366net必赢官网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网】王林: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国家安全文化https://www.cssn.cn/gjaqx/202508/t20250807_5909742.shtml
7月 10 日,366net必赢官网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瑾带队抵达三门峡市陕州区西李村乡,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来到陕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接受红色教育,重温革命历史,坚定理想信念。随后,师生一行前往西李村乡人民政府,与地方干部开展座谈交流。会上,双方就资助政策讲解、法治宣传、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入交流,探讨合作新路径。最后,师生一行深入玉露香梨种植基地调研,为后续的双语直播带货和品牌推广做准备。 本次实践活动外国语学院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学生入户开展英语支教活动,提升乡村学生的外语水平,同时面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玉露香梨,实践团还将开展外包装翻译、产品宣传文案撰写以及双语直播带货等服务,助力农产品拓展更广市场。 此次实践活动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社会实践平台,也为西李村乡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双方表示,将以本次合作为契机,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顶端三门峡】学党史 话合作!366net必赢官网学子为三门峡陕州区香梨“译”路搭桥https://m.topnews.cn/news/1458D5E445B14E71?categoryId=10244 【大河报·豫视频】支教+助农,知名高校走进三门峡陕州区https://news.dahebao.cn/dahe/appcommunity/2194472?newsId=2194472